学科前沿|How to jump further?后进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发展?
原文信息:Shengjun Zhu, Canfei He, Yi Zhou.How to jump further and catch up? Path-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1-25.
研究背景
有一片森林,中心区树木茂密果实丰富,猴子们能够从一棵树跳跃到另一个树收获果实;边缘区则数目稀疏产出贫瘠,猴子们很难到其他树上采摘果实。Hidalgo(2007)等将这个故事运用在国家间经济发展研究中,使用产品间技术关联构建了产品空间(Product Space),发现产品空间同样分为核心区(产品联系紧密)和边缘区(产品联系不紧密),呈现 “核心-边缘”结构。处于核心区的国家容易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从而获得持续经济增长;处于边缘区的国家则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有限,难以脱离原有发展路径。区域发展存在的马太效应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产品空间边缘区国家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是经济地理学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How to jump further and catch up? Path-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是北京大学贺灿飞团队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网络版的最新文章,这篇文章关注点在于哪些因素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从产品边缘区“跳跃”到产品核心区。在理论层面对演化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地方发展的普遍路径锁定现象给予了修正;在现实层面为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Hidalgo C A, et al. 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 Science [J]. 2007, 317: 482-487.
理论框架
近些年,经济地理呈现“演化转向”的趋势,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升级是路径创造(Path Creation)过程,涉及两个方面: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和路径突破(Path Breaking)。前者强调历史产业特征,认为在已有产业及其关联基础上,长期累积创新知识能够促使新产业出现;后者认为提升本地创新能力和加强外界联系能够打破路径依赖,突破已有产业基础促生新产业。
①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Massey(1984)认为城市经济发展是不同层面历史因素叠加的结果,这些因素包含要素禀赋、经济结构、制度因素和文化背景等。随着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企业间的认知距离受到了重视,只有当企业间有合适的认知距离,知识和技术溢出才会发生。参考Hidalgo(2007)对全球产品空间的研究,演化经济地理学者巧妙的利用产品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的概率衡量了产业间的认知距离,即产业间技术关联,并用其解释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若本地有发展某产业的基础,则该产业很有可能在路径依赖的长期作用下最终出现在本地。因此,在没有外部力量和本地变革的前提下,新产业的兴起是本地产业演化的结果。
② 路径突破(Path Breaking)
传统路径依赖理论将地方产业发展分成四个阶段:路径创造、路径发展、路径锁定和锁定解除,其中路径锁定只能由外部力量打破。Schumpeter(1947)则认为产业升级是破坏性创造过程,新产业所用技术可以与本地产业没有关联,是为路径突破。在此上基础上Martin(2010)认为本地可以保持创新和变革的状态从而避免进入锁定的局面,并将触发路径突破的因素分成两个方面。
(1) 外部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体的外部联系能够促使本地企业持续“转向”, 保持地方产业创新和竞争力,从而突破路径依赖。Maskell和Malmberg(2007)从微观视角解释,认为通过外部联系企业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避免锁定的发生。
(2) 内部创新因素。Martin(2011)认为企业、网络和结构依赖导致城市产业萎缩的同时也会刺激企业突破路径依赖,进行创新和技术引进的相关尝试。创新不只是企业行为,而是嵌入到地方社会和制度环境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对地方产业的发展同样有重要影响。
图片来源:Shengjun Zhu,et al. How to jump further and catch up? Path-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 [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1-25.
实证结果
文章构建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因变量为产业虚拟变量:若某产业在某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则记为1,反之记为0。自变量包含:产业间技术关联、外部经济联系、区域要素背景和制度因素等代理变量。模型中将因变量滞后以消除内生性。
实证结果表明,演化经济地理学过于关注本地技术关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企业特征、制度因素、政府参与和外部经济联系的作用。上述因素不仅能够提升区域产业“跳跃”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区域关联性不强的产业保持比较优势。区域特征和产业基础差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应被高估,外部经济联系和企业内部的创新因素能够打破既定的格局。
文章启示
文章旨在说明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今天,落后地区可以通过教育和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参与、吸引外资、开明社会制度等突破自身的路径依赖,打破既定发展轨迹。如此以来,在分布不均的产品空间中,落后地区亦能从边缘区逐步跳跃到核心区。
演化经济地理的兴起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主流研究过于关注路径依赖,不断实证地方产业基础对于产业升级的显著影响,逐步陷入地方空间锁定的悲观思维中。How to jump further and catch up? Path-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 一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逆向思维,注重地方社会制度和微观经济因素,探讨地方如何实现路径突破,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是现有演化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补充。
【全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joeg/article/doi/10.1093/jeg/lbw047/2939531/How-to-jump-further-and-catch-up-Path-breaking-in
Abstract:
Recent studies have argued that regional diversification emerges as a path-dependent proc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at industrialize do so first from core areas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 and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jump to new related industries and sustain economic growth than do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jump from peripheral areas. Can developing countries/regions jump further to break these path-dependent trajectories? Based on China’s export data, we show that regions can make such a jump by investing in extra-regional linkages and internal innovation. The effects of these two sets of variables vary across regions and industries.
猜 你 喜 欢